不要認為自己「不是那塊料」!-果如法師

拍攝 / 江思賢






















在修行中,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身心有了一些障礙、挫折,就一再怪罪自己的業障深重,或者乾脆放棄甚至不加以反省。前者的心態是過份自卑,後者則是了不在意,這都是錯誤。修行,就是要能發覺你自己的身心問題。

在平常的生活裡,你大多數的時間都不是在修行的狀況中,你的心不容易起觀照,很容易被「境」帶著跑。經常只是遇到芝麻綠豆的小事,就造成你身心不安,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甚至整個家庭都因為你而雞飛狗跳,這都是因為欠缺醒覺的能力。
如果能在逆境中保持醒覺的心(智慧的覺照),在遭遇挫折時,就能不逃避、不豎白旗,而能真正面對挫折的考驗,就如孟子說的「增益其所不能」,在挫折之中學習在順境裡無法學到的功課。


學佛的過程,要去發覺自己的問題和狀況;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要用佛法觀照。比方說,發覺自己昏沉,就要去發覺為什麼自己那麼容易就昏沉?因為你放任自己的習氣(昏沉),沒有生起珍惜機緣的心,沒有去體會感受「這樣的修行、聽經聞法是很殊勝難得的機緣」。沒有發心,就容易昏沉。


有一次,在佛陀講經的時候,阿那律尊者打起瞌睡來了。佛陀當眾喝斥阿那律「咄咄汝好睡,螺螄蚌殼內; 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聽了以後非常慚愧,從此大發心、大精進。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你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要有一份求法的決心和喜樂,如果在聽法的過程中,發覺自己果然能夠從法中得到諸多的殊勝利益時,你的內心自然就會感到很歡喜,不會昏沉瞌睡。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環境造成我們的習氣,而是因為自己的心力沒有提振起來。一般人經常是「心」隨著「境」的影響而生起諸多的分別計較,乃至於「心」「境」裡,但做為一個佛弟子,我們要能夠處處做主,時時做個自在人。在禪宗,這就叫做「立處皆真」。


不論自己處於任何境界、場所、時間,都要做一個醒覺的人,都要有自主的能力,這才叫做修行人。當發覺自己在某些狀況做得不圓滿時,不要給自己太多責怪,只要警醒自己;這是自己有待進步之處,這是自己的佛法修行尚待努力之處,鼓勵自己腳踏實地的用功,但也不要掩飾自己的過失。


儒門的聖者曾子,都還要「一日三省吾身」,更何況是佛弟子?菩薩戒裡常說「不怕犯過失,只怕覺醒遲」。菩薩戒的精神,就是要在起心動念的剎那,去清楚覺照自己的意念是不是相應到清淨心?不論處在任何機緣環境裡,自己能不能跟「道」相應?能不能在境緣中如魚得水!


(本文摘錄自果如法師「念佛是誰」一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My photo
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98號
祖師禪林做為一個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以承當聖嚴長老的願心「發揚漢傳佛法,燄續祖師心燈」自勉,結合經教義理、漢傳祖師禪法的特色、聖嚴長老的教誡、以及果如法師的修行體驗為指引,定期舉辦念佛、默照、話頭等禪修訓練,弘講經典及公案語錄,並以不拘形式的茶禪、攝影禪、書法禪等生活藝術禪坊,誘導學人在生活中親近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