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比喻 - 常霖法師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貧富、老幼,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遇到問題時,不要只在問題上打轉,退一步看闊一些,才容易找到問題的真正所在。

假如用攝影來比喻,平時生活我們都會用標準鏡(Standard lens)看事情,但是遇上問題時,很多時會不自覺地使用遠攝鏡(Tele lens)來把問題放大,希望把它看得更清楚,以圖找出解決方法,那知道這個做法,就等於一頭栽進問題裡面去,更加難以出離。

就如蘇東坡的詩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最好的做法,其實是轉用廣角鏡(Wide angle lens),把整個大環境看清楚一點,才能夠在週邊的事情之中,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因為大部份時候的困難,原來都不在問題本身。

不論是教導孩子、還是訓練員工、乃至和家人朋友相處,要多用廣角鏡,凡事都用一個廣闊的角度去看,不要常常像遠攝鏡一樣,只在小處著眼;尤其是不可用近攝鏡(Macro lens),去挑剔他們的錯處。

這番話放諸四海而皆準,我們學佛參禪,不是也應該用同樣態度嗎?

參禪的正確態度 - 果如法師

  參禪的正確態度,要有出離心、信心和迫切感。什麼是出離心?不是叫你出家來學佛,而是說,不要時常被五欲塵勞迷去,要像六祖講的,對一切境的時候,心不要去到那裡就叫做出離心。例如我罵你一句,你的心就跟我這句話來相應,那你的心就跟著我跑了,這樣就是沒有出離,就是著在這個相上。  

所以「出離」不是叫你們剃光頭來出家,也不是叫你們:世間很可怕,趕緊死吧,免得受不了的苦;或者:趕緊來念佛吧,求往生西方。那都不是真正的出離!真正的出離,是對一切的相知道它本來空寂、本來清淨,所以一切都不執著,不再生起種種貪愛、計較,在法上立刻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能、所二相當下遠離,這個就叫出離心。

其次,一定要相信自己跟佛無二無別!要相信這樣的修行絕對是最究竟、最好、最真實的!因為多少我們中國的祖師、多少經教裡面的說法,都是肯定這樣一件事情。本來大乘經典就要你「照見五蘊皆空」,叫你「無智亦無得」才叫「菩提薩埵」;佛陀也告訴你「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才叫真實的「成佛度眾生」。如果這些你暫時聽不懂沒有關係,你仍然要相信這幾句話,要認定它絕對是真實的。現在不懂,是因為我還是凡夫,但是,連「凡夫」也是假有的相!所以不必擔心,只要念頭一轉,當下就是天人師、佛了。

第三,要有迫切感。什麼叫迫切感?就是不要因循苟且,知道了以後馬上就要起而行!你哪有多少時間可以去浪費?常常要去感受:一切的因緣不掌握它時,稍縱即逝,再也不是你的了!等你想要去珍惜、擁有它的時候,永遠都不是了。同樣的,我們每次禪七有相同的因緣嗎?都不一樣,各有特色,你都要從這不同的因緣當中去善觀因緣,去掌握珍惜這因緣,然後去成就自己心性裡面本自空寂、本自圓滿、本自清淨、本不動搖,這樣一個所謂真正的真心。希望大家一定要努力!

(~摘錄自默照禪七開示)

攝影禪分享 - 學員分享

沒有宗教信仰的我,起初把這次的攝影禪當作啟發潛能的訓練。經過5天的禪修,事實所得到的並不只有這些。

在現代社會裡,生活步伐急促。為了生活,許多人只會跟隨別人的步伐。漸漸地,就會因此而迷失了自我,忘記人生的目標、理想、甚至自己是誰也忘記了。當人生上走上別人的道路,就像穿上別人的鞋一樣,總是不太合適。這樣的路上少不免會受點挫折,更甚會令人變得消極,後果不堪設想。

禪修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暫時離開急促的生活,跳進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地。在這個天地裡,能夠清楚聆聽到自己的心聲。從心出發,尋找自我,更重要的是可以尋找自己的目標,定下某個方向勇往直前。能看得清自己的目的地和自已所在的位置,總會有能到達終點的一天。不然的話,人生便是在漫無目的的拐彎。

在襌修中,法師們教導我們用平常心去看世界,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能保持這樣的心境便不受外界影響,讓自己不受別人主宰,當上自己心的主人。能夠主宰自己的道路,人才會活得豐盛精彩。

攝影、生活或是襌,其實也有其共通處:欣賞萬物。要是能夠做到欣賞萬物,且順應天意,不問成敗得失,一切便能樂在其中。

最後,在此致謝攝影禪各法師,各籌辦單位人員,禪修期間悉心照料我們起居飲食的義工,還有一同參與禪修的眾兄弟姊妹,陪我一起走過心靈充實的5天。

器材不是最重要 - 常霖法師

做人經歷越多,越明白做人越簡單越好;同樣道理,攝影技巧和經驗越豐富,越覺得器材越輕便越好。相信在專業攝影師之中,像我以往一樣時常強調器材不是最重要,而且真正實行的,應該不會很多。

「開悟不在腿,說法不在嘴」,成功的攝影作品也不只在技術與器材。花多一秒去顧及器材和技術上的東西,便會少了一秒創作的時間。

有不少人誤以為,好的照片必須靠昂貴的器材才能拍得到。其實一位出色的書法家,就算拿著樹枝在沙地上,也寫得一手好字;而一位不懂寫字的人,就算給他一支全世界最名貴的筆,也不可能寫得出好的書法。

當然我不否定,每樣器材都有它的用處,視乎你要拍的是什麼而定。最重要是當你手上的器材有限時,還能夠利用有限的條件,去發揮無限的創意。假如老是想著自己沒有很好的器材,所以拍不出優秀的作品,那就本末倒置了。

日本澤庵禪師指導劍術時說:「心中有劍,則役於劍。」應該是一樣的道理。

禪宗祖師懷讓問馬祖:「譬如駕著牛車,如果牛車不走,你是要打車、還是打牛?」 照片拍得不好,是器材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實有」是顛倒的概念 - 果如法師

如果沒有佛教的正知見和正智慧,在做抉擇時,你就會落在相上認定是實有,不知道它只是個因緣和合的假象。認定它是實相後,你又完全把這個相當成生命取捨的對象,而隨著你第六意識心的取捨,給這個相不同的說明和價值。同樣一件事物,只要跟你生命的貪戀、貪染相應時,你給它的解釋跟說法就不同。   

我在美國象岡道場帶禪七時,有一次叫禪眾:「把你們的蒲團帶過來。」大家就帶著自己的蒲團過來。我叫他們再想一想:這是你的蒲團嗎?大家一聽,對哦!這不是他的蒲團耶,這是常住的。開示完,我跟他們講:「回到你的位子上。」他們又回到原本的位子。你說這位子哪個是你的啊?那也只是臨時分派的,你就認定它是你的了。如果知道它只是個方便,不要執著就沒問題,可是很多人就執著了,如果有其他人坐上去,可能就開始嘀咕了:「這個傢伙是誰啊?怎麼不看一下上面的名字就貿然坐上去?」心馬上隨著這樣的境界起伏。   

所有的相,其實都是因緣的假和合,可是只要跟自己相關時,你馬上就在裡面起了貪愛、分別、和種種計較!這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就算很小很小的相,當跟「我」掛鉤的時候,就完全變了樣!   

因緣是隨著時間及種種因素而轉變的,哪裡有一個所謂真實不變的相可以由你去掌控呢?生命裡很多東西真是由得你嗎?你的身體、你的思想,由得你嗎?處處都由不得你,對不對?處處都是在剎那剎那的生滅。   

如果掉在「實有」裡面,佛法上叫做無明、叫做顛倒,人生最大的苦惱就是來自這裡!要反觀過來,知道因緣是不思議的;什麼叫不思議?每個因緣,當心念或種種狀況不一樣時,它馬上就變了,所以你要知道,你所擁有的因緣來得多麼不容易啊!而且它是唯一的,沒有另一個因緣可以產生第二個同樣的相!哪怕是你覺得最不完美的一個現象所呈現的相,也是經歷了多少不同的因緣所組成的,如果你能用正確智慧的觀照來對待它,那就對了。你認為最苦的,只要不執著它的時候,往往能給你帶來生命裡最大的覺醒力量,一種真正認清自己生命的力量!

(~摘錄自默照禪七開示)

攝影禪分享 - 學員分享

沒有特別要參加的理由,也沒有不想參加的借口,只是很自然的:我在。

上一次禪修是去年夏天在師父出家儀式之後,前往玉佛寺前的早上,趟在那不算華麗的旅館床上,我清楚我是一個眷戀凡塵的俗人。

這次在上山前的一小時,在台北車站獨個兒離隊找團友時,同一樣的感覺再度浮現。我還在眷戀那台北市夜裡的無限可能。

沒有想與不想,就是很清楚自己對寺外世界的期待。

進入祖師禪林,將自己的手機交出。沒有不願意,只是褲袋空了,開始時常以為自己丟了手機。不用被迫對外溝通的世界,是我理想世界的雛形。

禪修生活,也沒甚麼好記載,因那就是生活,最間單不過的生活方式。每朝早起、運動、打坐、工作、吃飯、全都早有安排,有一定的規律。不用為下一步計劃,更不用想之後該做甚麼,只是時間到了,就做該做的事,這是自在。

記得第一天清晨三時多,師父帶著我們上山看台北市日出。印象最深的不是台北夜景與日出光彩,而是那不知到甚麼時候才會到達的目的地。當時師父說了句:不用費心想,因為一定會到的。

雖說世事並無一定,但那終點怎樣也會出現,只是形式或有不一樣。既然一定會來的,也就別費心想,專注走腳下的路,轉眼間終點便到。

到達終點也沒特別的感受,然而在那專注的路上,我從新學會了呼吸。

自己在那裡,想去那裡,這該要清楚,但卻又不重要。

事務與俗務間越見分明,而我,只是站立在大地上,感受著腳下的一片純白,還有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這一個雙腳著地,還有心跳和呼吸、存在卻又不在的當下。

大酒店的啟示 - 常霖法師

剛剛接觸佛教時,曾經聽過不少早年出家的法師,談及以前在香港受人歧視的情形。那時候佛法不普遍,大部份人(尤其是喜歡賭錢的人)都很迷信,認為遇上出家人是會運氣不好的,所以會受到他們很不客氣的對待。近年佛法逐漸流行,改變了不少人的觀念。

出家之前,曾有法師提醒我,有些人出家不久,受到信眾的尊敬供養,會不自覺地生起貢高我慢的心,對修行有很壞的影響。所以我一直觀照和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有這種心態。

出家後除了我的攝影徒弟和學生外,的確多了不少人關懷照顧;其實越是多人關注,自己的責任就越大,必須不斷努力,才不會辜負他們。

早前從台灣回港,有一天約了朋友商討一些事情,在君悅酒店Grand Hyatt Hotel的大堂等候。我早到了十分鐘,站在大堂一旁能夠看到訪客進門的地方;幾分鐘後,有類似酒店保安的工作人員過來,勸籲我不要在大堂等候,最好是坐在餐廳裡面。

因為我未知朋友想到那一間餐廳,也沒有他的手機號碼,只好站到較隱蔽而遠離大堂的地方,但是朋友進來就不能即時看到了。當時大堂還有其他人在等人,保安人員也沒有理會。

我即時覺得這是佛菩薩給我的指導,一來使我記起出家前進入這酒店時受到的禮遇,看我會不會生起退心;二來讓我知道,出家人不是一定四處都會受到尊重的。

我並沒有怪那位保安人員,只是感到今時今日的佛教,雖然可說相當興盛,但形象上原來還有很多進步空間。自己身為其中一份子,就更需要以身作則,盡量做一個好榜樣之餘,還要積極弘揚,加深大眾對佛法的了解。

禪修之旅 - 學員分享

常霖師傅:多謝你!在這幾天的教導及各導師的指導,真是要萬分感激!

回想我由當初對素食的拒絕到結尾時喜歡,我的腸胃真是改善很多。我本身是一位食肉主義者,但這裡的生活是素食的,一天也沒有肉吃,是強迫的,也是修行的!習慣已改了,回到現在香港生活,也應該多素食少食肉,令腸胃健康起來,多謝!多謝!

師傅你常說:「放下!」究竟我「要怎樣放下?」及「放下什麼呢?」我真的要想想,放下自己、認識自己、減去自己,到現在也只是學習到少少!說到每天早上有打坐、出坡,有瑜珈、有慢步經行,樣樣都有得着。而「打坐」真是對現在的我,都是有點怕,很辛苦,但我想挑戰「佢」,「佢」令我認識自己的情況,我原來不能「打坐」入定。哈!哈!而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香板的聲音」,我聽到真是有點怕怕。

原來今次修禪之旅是一班「嘩鬼」同行的,他們各人之間的照顧也看到最真心的,而我真是意想不到的,是今次修行被安排同金金一同打掃佛堂,他的看顧,哈!哈!回想我們睡在同一的地方,打掃、清潔、整理這所佛寺也是光榮的,幫這裏做的任何事也令我「落得快樂」、「活得開心」。希望今次禪修之旅的得着,永不忘記,每天用着,再見!

何處惹塵埃?- 常霖法師

出家之前,我一早一晚都維持打坐的習慣,目的是讓自己的心可以專注和靜下來,出家之後,打坐的機會和時間當然就更多了。


以前我常常跟人分享,在繁忙都市中,我們的生活就等於一杯放在沙塵滾滾路邊的水,很多垃圾會掉進來。這杯水要是動盪不安,只要一些沙塵掉進去,整杯水便立刻變濁;但如果這杯水是靜止的,污垢便會沉澱,水仍是清的。


一般人總會心隨境轉,打坐是令心先安定下來的一個方法。可惜這個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因為污垢雖然沉澱,但仍然存在;只要杯子受到外來的震動,還是會把垃圾翻起。


六祖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因此打坐時必須以正念、無念觀照,而非純粹入定境,否則只是休息,暫時把煩惱放下而已。


家師果如法師指導禪修時,就像很多禪宗祖師們一樣,棒喝齊下、機關盡出,喝聲一起、香板一落,總教學人當下承擔、無處閃躲,希望令到我們在電光火石之間,看到自己本來面目。 換句話說,如果剎那間把杯打破,這時沒有杯、也沒有水,「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就是最清淅了嗎?

攝影禪分享 - 學員分享

當初會參加這個攝影禪,單純是想從自己的生活中抽離出來,逃避生活中所帶來的壓力和煩惱,找一個和外界斷絕來往的地方休息。對於希望從中得到什麼,可以說沒什麼期望。因為自己本身沒有宗教信仰,又從來沒有試過禪修,所以根本無法想像到可以得到什麼。

既然在這次攝影禪中沒有希望得到什麼,那就可以用平常心去今次旅程就好了。第一日在禪院的感覺是這裡時間流動得非常慢,一天時間足比三天。奇怪的心情來了,明明自己就是因為平常的生活太急速,一天就算有四十八小時都覺得不夠用,所以才希望找個地方避一避,可是現在時間多得很了,反而覺得不習慣。

在這裡過的五天,已令我慢慢地忘掉了時間,忘掉外間的生活,這是在我在離開的那天才發現的。風聲﹑雨聲﹑鳥聲﹑蟲鳴聲,洗滌我在凡世早已煩躁不堪的心靈,但最令我放輕鬆的就是每天飯後出坡的工作。我每天的工作是清潔迴廊門窗的木邊,高度集中的做起簡單的工作,反而能令思維放空。而打坐是我最難掌握的事,因為打坐時妄念叢生,越想停止,越是困在其中,後來常霖師父教了一種叫數息的方法才得以減少困擾。這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呼吸,在呼氣時數一,一直數到十,然後再次由一開始數,周而復始。但因為我的功力不足,往往未數到十,妄念便再起。聽師父說,這只是最基本的開始,所以我可以做的,只有是回到香港後再用功。

最後想說說今次的主題,攝影、空間、花、茶,表面上是不同的東西,但背後的理念是一樣的,都是通過生活感受生命,發掘自身的存在意義。改變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但對我來說,是在我心中種下了一稞種子,在我回到自身的生活後,對我的生活慢慢地作出改變。

在我回到香港後,我的時鐘又回復到我去台灣前的速度了。我在工作中不斷回想,今次禪修給我最重要的體驗,是在五天的生活中,沒有回想過去,不用思考未來。

我想,這就是活在當下。

以妄降妄 - 常霖法師

家師果如法師最初跟隨師公聖嚴法師打禪七的時候,連簡單的數息法都數不好。最後覺得無聊,就在腦海中自編自導自演,一幕又一幕,放電影給自己看。演到最後累了,看也看不下去,再來數呼吸時,反而用得上方法。

他說平常我們的心最喜歡攀緣追逐,開始修行後,才體會什麼是「心猿意馬」;即使沒有外境可攀緣,內心的前塵影事照樣熱鬧滾滾。如果真的用不上力,家師的方法就是置之死地,將它逼到無戲可唱時,心反而能安定下來。

不過,使出這招以毒攻毒時,得注意不要被外境拉著走,否則就不是專心打妄想了!因為妄想是從內心生起的,到最後它也會累,但如果放任六根去追逐外面的情境,可永遠追逐不完。

這個做法稱為「以妄降妄」,即是當很多妄念升起,令你很煩擾時,不是逃避或抗拒那些妄念,反而是集中用一個妄念來降服其他的,我自己就曾在一次禪十之中親身體驗過。

那次最初兩、三天都覺得很累,絲毫用不上力,除了妄想紛飛外,有時還加上昏沈。結果在其中一枝香裡,我覺得自己太過差勁,實在不配作為一個出家人,跟著就出現了還俗的妄念:想到回家後要住在那裡、自己的衣物全部捐了要如何買回、日後做什麼工作等,到後來竟然構思了一個完整的計劃!最奇怪的,就是當整個計劃出來之後,妄念就停止了,再想也想不下去,跟著回到話頭上,竟然非常得力!

結果這個計劃會不會實踐呢?當我回想當初為什麼要出家時,整個計劃就即時煙消雲散了!
My photo
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98號
祖師禪林做為一個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以承當聖嚴長老的願心「發揚漢傳佛法,燄續祖師心燈」自勉,結合經教義理、漢傳祖師禪法的特色、聖嚴長老的教誡、以及果如法師的修行體驗為指引,定期舉辦念佛、默照、話頭等禪修訓練,弘講經典及公案語錄,並以不拘形式的茶禪、攝影禪、書法禪等生活藝術禪坊,誘導學人在生活中親近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