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會超乎你的想像-戒淨禪學員心得分享
文/果琦菩薩
在颱風天第二次來到祖師禪林參加活動。有著諸多因緣的成就,因母親最近這幾週身體還穩定,不用去掛急診,再加上道場的接引眾生的慈悲,讓這麼晚報名的我,可即時參加。一出捷運站竟還來得及搭上一位師兄發心駕駛的接駁專車。
果如法師在一開示時,他說了一個例子,因此次是在禪林第一次舉辦24小時精進修行,老菩薩告訴師父說,這我「無法度」(沒辦法),法師問:若是你在生死關頭時,你有把握「有法度」往生,那你還真的可以不用來。這一棒打醒了我,是的,我在這樣安逸的環境下,這麼多義工、法師護持下,我都無法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臨終四大分離的苦肯定是現在的千倍,只能靠自己提起心力,但若平日沒練習,那即使自我感覺很良好的欺騙自己,自己真的可以在臨終時運用任何一種方法來安住身心或順利求生淨土嗎? 這簡直是癡人說夢。也許這一次是這一生最後一次有機會來這修行,我還要混?
師父也開示,我們還是求法的一個baby,不用急著問何時會長成大人,時間到了就自然是了。從這開示,我體會到就是要放鬆身體,心要安住、不抗懼它 。因為在禪林也只能待24小時,活動時間到了,就得要走。不論你一分一秒的計較著,它也不會變快,而自己何德何能,付出這麼少,卻能幸運的來到這裡修行,於是生起感恩之心,這一天就順著每支香流逝而過了。
■人數最少、大殿最小,念佛聲卻最大
果如法師說,禪林場地不如很多地方那麼舒適,有寮房、有好的衛浴設備, 但我發現禪林為了讓大家能安住,已於當時因緣下,最做盡心、最好的努力了。樸實的禪堂是讓人那麼歡喜,走在禪堂念佛、行禪是那樣的安穩,空間雖不很大但讓人覺得很溫暖,讓我有回家的感覺。
當法師說抱歉時,我想到法師的一段開示,相對於他從小沙彌數十年下來都是極簡樸的陋室,他已盡最大心力給我們最好的,讓我非常感恩,我從來沒付出來什麼,卻因法師願意承擔繼承 聖嚴師父如來家業的願心,成就了此禪林道場,我有機會來到這修行,赤著腳一步步走著時,念念感恩果如法師與護持此道場成就的菩薩們,讓我今天有機會能在此修行。
每個環節都用心的讓人感動。每個教導都讓人受用。
一開始法師開示要用生命來念佛,不是口念心不念,我也看到自己的悠悠忽忽,一點也不老實。接下來每一支香的安排,讓我們清楚地活在當下。法師、監香居士們不斷的提醒我們提起方法,深怕我們懈怠片刻,無常一到時,也許我們沒機會再走進來,再來學習,要我們在此時此刻所學到的法得到受用並帶回去。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了人數最少、大殿最小,但念佛聲卻最大的精進念佛。
法師的大願,接引來的眾生果真不一樣,整個修行的氛圍讓人提起更精進的心。在繞佛時,在聲聲的念佛聲中,想著自己已往生了,現在正與這些諸善知識一起往西方淨土前進,心歡喜而踏實。不知不覺走過11點、12點。清晨4點時見到果如法師的身影,很開心,他在最後一支香為我們提振修行的精神與勇氣。法師的慈悲在處處可見。我承受這麼多三寶恩、眾生恩,真是是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不被經驗局限,不自己嚇自己
我一向是信心薄弱的眾生,雖知道過午不食很難,但卻不擔心,因為還有一些方便法可開緣。但一聽到不睡覺,我就覺得不可能,我知道我11點多不去睡,隔天會很累,身體承受不住。自己就算睡6小時都常覺得不太飽,況且是不睡。光這一點,我就不敢參加了。很巧的是有位參加了果如法師帶領的念佛禪七的師姐,希望找時間和我分享他的心得,又再次提醒了我這個已決定拋諸腦後的戒淨禪活動;又看到好朋友,從癌症稍穩定下,到突然體力心力一直往下掉時,怎麼幫忙都使不上力,我深深覺得無常何時會來,我們不知道。她也許已經沒有機會能走入寺院參加修行了,在我還能修行時應該把握機會去參加,也想藉修行的功德迴向給她,看是否能讓她身體少一點苦,心能安定一些。
在用午齋後,已想好對策,精神不濟時,要趕緊泡三合一咖啡來喝,但是發現其實當安住在當下,並沒有發生你所害怕的事。原來我們常被過去的經驗所限制住,原來心中有太多擔心,因你不相信釋迦牟尼佛,也不相信教你的師父是能夠帶引你朝解脫道前進。因心不想依在法上,就依在這些煩惱妄心上,被帶著轉而不自知。
果如法師說要發菩提心,看到眾生都未解脫,要發起度眾生離苦的心。這也讓我發願接引想要修行的人,來體會這樣用生命教導你的精進修行。當回來簡單的寫email邀約一位剛接觸佛法的朋友,他說:「你10月還去? 你去那麼多次作啥?」 對不了解的人可能覺得在一生中有經驗一次就夠了,何必需這麼辛苦。但我清楚的知道,只要我的身體還堪修行時,我一定要回來再參加,我一定要時時提起這樣精進的心,也一定要接引想修行的人來到此,參加這麼貼近生命的修行。果如法師用生命與身體的苦來教導我們尊貴的法,我怎能再懈怠?
想要好好再次面對自己?對生死大事充滿疑惑?你可以不被這24小時精進修行嚇退的。方法就是安住在當下,放鬆身心,不執著時間,一切都會超乎你想像的。願我們可以有因緣相會在禪林。
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果如法師
拍照 / 江思賢 |
佛法叫我們要培福、種福,但是如何才能把福培養起來,而不是一面培福、一面損福呢?很多人無法了解,心裡想:「自己很發心來道場做事,為什麼總是有一些磨擦?」這是難免的,自己的牙齒都會咬到舌頭,何況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是,在事情發生時要懂得如何真正用上佛法。這才是真正的培福。
在發心培福的同時,不要忘記福慧要雙修,才會有真正的成就。無我就是智慧,即放下自己的一切,處處用心觀照,替人著想。而修學菩薩道,更要常行四弘誓願。
■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
第一條弘誓願叫「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不單指一切看得到的人,對一切有情也都要發心,自己已得到佛法及師長的恩德,希望別人也能得到,這就叫發菩薩心。
度眾生時要知道,不是只有外在的眾生才是眾生。所謂眾生,也是指自己內心裡念頭的生生滅滅;心念經常掉在是非好壞裡,放不下、計較不完,這叫眾生。所以六祖說「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都度不好,如何能度人?如果放不下自己的一切,眼睛都在看別人的不對,嘴巴都在說別人的是非,心裡總是覺得別人都對不起你,那怎麼會成就呢?
■用智慧觀照內心起伏的好壞念頭
眾生無邊,也代表我們的起心動念。世間的眾生很多,代表我們好好壞壞的念頭很多。只有常用智慧來度,才能渡過一切苦難。智慧是在觀照一切因緣的當下,不要掉落其中,而用慈悲智慧來因應,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家人,給他改過的機會。若有智慧慈悲的心,邪心邪念就能放下。
《金剛經》教我們發心度眾生,要降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相都叫做眾生。心中所常起的種種計較,以及許許多多放不下的事,不管是好是壞,都叫眾生。
在道場或其他地方種福時,觀照到自己心中念頭起起落落,要對自己起慈悲心,提醒自己不要再這樣,否則修行就不會成就,來道場做事是要培福的,不是損福的。這麼一想,你就能放下一切。
教你老實,沒教你呆-果如法師
拍照 / 江思賢 |
有的人認為學佛就是要吃素,例如在我小時候大家以為出家就是吃素,但是絕對不是如此。佛法的環保要從心靈環保做起,不只是做外在的環保,好比:正見的建立、修行方法的落實,這都算環保。實際環境的環保當然也要進行,但不要認定那些才是環保、在禪堂用功才叫做修行,那是不對的。
修行不是只有在禪堂打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果沒有和無我的真實智慧相應,都只能算是有為法,那就不是真實甚深的佛法,所成就的都只是人天福報。如果真實相應到佛法,尤其是佛法的無為法,用智慧觀照,則所有一切的世間法都可以算是出世間法。
■不執「相」而修
吃素很好,環保也要做,這些都算是修行的一部分,但如果只是掉在相上、執著其上,那就錯誤了。因為修行最主要是從內心建立起真實的信心力量,若能如此,儘管只是在自身生活周遭所做的事務,哪怕只是替兒女換尿布、煮三餐,也都算是佛法。
但這並非要求大家只專注於事務上,家師所教的「手到、心到」,是要你解行並用、老實修行。很多人一做下去後,反而不會綜觀全體,只掉在眼前事務上,其他什麼都不知道,但實際上我們還要能綜觀全體,然後在做事的當下,認認真真、專心一意地去做。這也不是要各位定在那裡,一旦定在那裡,就沒辦法觀照周遭,頂多只是心達到一種安寧而已,欠缺了一種真正的觀照力。沒有這種觀照力,對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不聞不問,這樣的學佛是不正確的。在禪堂打坐、念佛、拜佛、看經的時候,我們可以放下一切,只專心在現前的一切,但如果是在生活的當下,就不能只是如此。
■專注而不呆笨
曾經有一個人來參加祖師禪林的修行,我叫他去整理盆栽,盆栽大概有一、二十個,他就只是拔拔盆栽上面的草。4天之後,他連一盆盆栽的草都還沒有拔完。我告訴他:「這不對,雖然你在用方法,可是你掉落在一種很死的方法上。」我說:「專心做是指,這裡的盆栽有二十盆,草有這麼多,一天大概有兩次的出坡,那我每一天大概要拔多少?你需要一個觀念,拔的時候你要知道怎麼拔,才能不傷物命又拔得乾淨。這些都要用智慧去觀照,不是只呆呆地死做。如果只是呆呆地死做,你有辦法超越機器人、電腦嗎?」
我又告訴他:「周利槃陀伽這麼笨,掃帚兩個字都念不齊全,念掃就忘了帚,念帚就忘了掃,佛陀叫他去掃地,他如果只是機械性地去掃,你說他會開悟嗎?也就是他並不只是機械性地在掃地,他是從掃地中觀照到自己內心,這才相應於修行。因此,不是只專注在某件事情上,讓自己變呆了、變笨了。
現在時代講求創新、快速,若我們跟不上時代,學佛也會被世間淘汰。一般大眾都會覺得,學佛、禪坐或冥想就是要求一切都要慢慢來,雖然也沒錯,但有些人就掉在這樣的境界裡,不會綜觀一切,那就不對了。所以不要以為打坐只要覺得身心很安定、很舒服就夠了,更不可希冀得到一些神通感應。希望大家來參加禪修時,不要將這些錯誤的觀念帶進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 祖師禪林 Chan Grove
- 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98號
- 祖師禪林做為一個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以承當聖嚴長老的願心「發揚漢傳佛法,燄續祖師心燈」自勉,結合經教義理、漢傳祖師禪法的特色、聖嚴長老的教誡、以及果如法師的修行體驗為指引,定期舉辦念佛、默照、話頭等禪修訓練,弘講經典及公案語錄,並以不拘形式的茶禪、攝影禪、書法禪等生活藝術禪坊,誘導學人在生活中親近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