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禪林的修學精神 - 果如法師


記得以前在佛光山讀佛學院的時候,老師都住在學校,所以我們吃完飯後就跟老師聊天,都是在聊佛法。說句老實話,那時候聊的佛法我根本都不懂,大部分只是在聽;有時是老師之間在聊,我們跟在後面,偶而插話問個一、兩句。

古代的書院就是這樣子,例如廬山白鹿洞書院、長沙嶽麓書院等等,老師跟學生生活在一起,不只是教技藝,而是傳授如何真正把自己的身心性命跟學術融為一體。不僅是學術的涵養,更完成人格的提升與淨化。

好欣賞這樣的讀書環境,師徒之間在學術修行上互相激盪,就像佛教師徒之間在談法問道,只是書院有固定的功課,大部分時間在講課,而我們是參禪。

早期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佛教,類似後代的書院,不只是學術跟技藝各方面的傳授,更是人格成聖成王的一種全方位修行,是在生活中真正去落實。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在北宋之後達到最圓滿,而於明朝王陽明的時候集大成,使儒家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連佛教都跟不上。

因為心學的興起,裡面連佛教禪宗的東西都掌握住,最主要的特色是:不離開生活、不離開家庭,就能夠把佛法用在當下,無論作官或什麼都不受影響。這正是大慧宗杲的禪法思想,對後期宋明理學、乃至於王陽明新儒學的成立,有很大影響。

我覺得我在佛學院的那段時間,是我人生的黃金時代,我也希望今後我們祖師禪林的修學,不是只是打坐,我們要恢復漢唐時代那種佛法最原始的精神,也就是從實地心性上去參悟,但是參悟不可以離開經教的講說,否則容易走上盲修瞎練,所以經教也要去讀、去明白,要落實在修行上。

(~摘錄自果如法師「馬祖語錄」開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My photo
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98號
祖師禪林做為一個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以承當聖嚴長老的願心「發揚漢傳佛法,燄續祖師心燈」自勉,結合經教義理、漢傳祖師禪法的特色、聖嚴長老的教誡、以及果如法師的修行體驗為指引,定期舉辦念佛、默照、話頭等禪修訓練,弘講經典及公案語錄,並以不拘形式的茶禪、攝影禪、書法禪等生活藝術禪坊,誘導學人在生活中親近禪法。